禮儀小測試
禮儀在生活中的基本運用?你知道以下場景應該如何有禮貌的處理嗎?
a.正式場合,身上的衣服顏色不能超過幾種?
三色原則(儀表禮儀)
b.雙方打電話,誰應該先掛?
“位高者先掛”
c. 去醫院探望病人,多長時間為宜?
“十五分鐘”
d.主人駕車送友人夫妻,夫妻應該如何坐?
“一人坐副駕駛,一份坐后座”
e.喝咖啡時,應該如何使用咖啡匙?
“不能用匙去舀咖啡來飲用;
不可讓它在咖啡杯中立正。不使用它的時候,可將其平放在咖啡碟里”
★禮儀的形成與發展
(一)起源
禮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動。“禮立于敬而源于祭”
★禮儀的形成與發展
(一)起源
禮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動。“禮立于敬而源于祭”
原始社會 —— 萌芽
奴隸社會 —— 正式形成
封建社會 —— 禮儀的發展、變革時期
近 代—— 禮儀范疇逐漸縮小,禮儀與政治體制、法
律典章、行政區劃、倫理道德等基本分離 。
現 代 —— 主要指儀式和禮節,去掉了繁文縟節、
復雜瑣細的內容,吸收了許多反映時代
風貌、適應現代生活節奏的新形式。
注意封建社交禮儀的形成(公元前221年-公元1911年)
這一時期大約從秦、漢到清末,是以儒學為基礎的封
建禮儀,這一時期禮儀的重要特點是:(四尊四抑)
尊君抑臣、尊夫抑婦、尊父抑子、尊神抑人
現代社交禮儀形式日趨簡化:
eg:跪拜,作揖→握手、點頭、微笑
現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迫使人們將傳統禮儀的冗繁削盡。即使是重要場合的禮儀活動,也盡可能刪繁就簡,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實際效果上。
禮儀慣例:
女士優先、等距離、尊重隱私、修飾避人
修飾避人---維護自我形象的一切準備工作應在“幕后”進行,絕不可以在他人面前毫無顧忌地去做。
個人禮儀(儀表、儀態)
交往禮儀(電話、接待、介紹)
溝通禮儀(談話、贊美、聆聽)
三應原則:應事、應己、應制。
應事,要求塑造個人形象要適應具體所處的場合;
應己,要求塑造個人形象要適應個人特點;
應制,要求塑造個人形象要適應約定俗稱的各種規范
三者相輔相成,同等重要,缺一不可。
美化自然(燙發、染發、假發)
發型設計與臉型搭配
方臉、圓臉、長臉、大臉、小臉、瓜子臉,無論任何臉型,都需要與發型相搭配,才能展現出完美的臉型,到底什么發型才適合自己?發型更多是講究與臉形搭配。一個好的發型不但能遮擋缺點,還能讓你散發自我個性氣質。
失敗的發型會影響整個人的形象
失敗的發型會影響整個人的形象
男生發型的三不:
1、前發不附額
2、側發不掩耳
3、后發不及領子
要求:不外露。
禁忌:光腳穿皮鞋;正式場合穿涼鞋或拖鞋;腳有異味(腳臭)。女士著短褲(超短裙),著超短裙暴露部分大腿(三節腿);男士忌穿西裝短褲、皮涼鞋配黑短尼龍襪,忌濃密的腳毛外露。
——沾式香水,以指頭沾取微量,輕抹于動脈、耳背、胸前、膝蓋等有脈搏跳動的部位,這樣香味隨著脈搏跳動、肢體轉動而飄溢散發;也可將香水噴灑于腰部、髖關節,這是為了讓余香更持久;腳踝處也可噴灑香水,這樣可使香味飄散更自然。
化裝前后的對比
天生美女也需要修飾
妝前妝后差很大
化妝
社交場合化妝的原則:
美化——在化妝時不要自行其是,任意發揮。
自然——化妝要求真實、自然,流行“裸妝”。
得法——工作時化妝宜淡,社交時化妝可以稍濃。
協調——妝面協調、全身協調、場合協調、身份協調。
化妝的濃淡視時間而定,白天工作場合化淡妝,夜晚化濃妝、淡妝都適宜;
孔子云:人“不可以不飾。
不飾無貌,無貌不敬,不敬
無禮,無禮不立。”
常言道:佛要金裝,人要衣
裝;三分長相,七分打扮
服飾的協調
穿著要和年齡相諧調
不同年紀的人有不同的穿著要求。年輕人應該穿得鮮艷、活潑、
隨意一些,而中老年人的著裝則要莊重、雅致、整潔,體現出成
熟和穩重,透露出那種年輕人所沒有的成熟美。
穿著要和體形相協調
人的身材有高有矮,體形
有胖有瘦、膚色有深有
淺,穿著應考慮到這些差
異,揚長避短。
穿著要和職業相協調
不同職業有不同的穿著要求
色彩搭配的方法
統一法、對比法、呼應法、點綴法、時尚法
色彩搭配的方法
統一法、對比法、呼應法、點綴法、時尚法
頭部抬起
目光平視前方
雙臂自然下垂、手掌心向內
伸直膝蓋
雙臂以身體為中心前后擺動
步幅以一腳距離為宜
雙臂以身為軸擺動幅度30-35度
兩腳內側應注意落在一條直線
在不同的歷史時期,不同文化背景下,人們所
采用的會面禮節往往千差萬別。為人們熟知的會面
禮節,既有點頭禮、舉手禮、致意禮、脫帽禮、握
手禮、擁抱禮等等。但當前在中國乃至世界各位最
為通行的會面禮卻只有一種,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
中經常采用的握手禮。
伸手的次序
——遵守“尊者決定”原則
“尊者決定”原則的含義是,在兩人握手時,各
自應首先確定握手雙方彼此身份的尊卑,然后以此而
決定伸手的先后。通常應由位尊者首先伸出手來,即
尊者先行。位卑者只能在此之后予以響應,而絕不可
貿然搶先伸手,不然就是違反禮儀的舉動。
具體涉及的情況
(1)年長者與年幼者握手,應年長者首先伸出手來
(2)長輩和晚輩握手,應由長輩首先伸出手來
(3)老師與學生握手,應由老師首先伸出手來
(4)女士和男士握手,應由女士首先伸出手來
(5)已婚者與未婚者握手,應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來
(6)社交場合先至者與后至者握手,應由先至者首先伸出手來
(7)上級與下級握手,應由上級首先伸出手來
(8)職位、身份高者與職位、身份低者握手,應由職位、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來
上述握手時的先后次序可以用以律己,卻不必處處苛求于人。要是當自己處于位尊之位,而位卑者搶先伸手要來相握時,最得體的做法,還是要積極與之配合,立即伸出自己的手去。若那時過分拘泥于禮儀,對其視若不見、“置之不理”,使其進退兩難、當眾出丑,則會失禮于對方。
微笑是一種國際禮儀,能充分體現一個人的熱情、修養和魅力。
打電話
(一)通電話的時間
考慮通話的時間問題,實際上要注意兩點。其一,何
時通話為佳?其二,通話多久為妙?
合適的時間
按照慣例,通話的最佳時間有二:一是雙方預先約定
的時間,二是對方方便的時間
通話長度——三分鐘原則(以短為佳,寧短勿長)
體諒對方
在通話開始后,除了要自覺控制通話長度以外,必要
時還應注意受話人的反應
(二)接聽電話
接聽電話的注意事項:
別讓對方等
自動報上姓名
請對方大聲點、說慢點
談話時嘴里勿含食物
掛斷電話要適時
(三)代人接聽電話
要以禮相待
要尊重隱私
要做好筆錄
要及時傳達
來有迎聲
問有答聲
去有送聲
熱情待客應做到:眼到,口到,意到
客戶來訪接待——注意語言
招呼來訪者等候室就坐
熱情引領來客參觀介紹公司辦公布局
接待客戶茶水供應
雜志報刊提供閱讀
客戶來訪接待——以客為尊
同一行道遇來客,駐足靠邊客先行
廁所入廁來客先行
洗手池用水來客先行
電梯使用來客先行
送別客戶
來訪應聘者送至辦公室門口
來訪應聘管理者送至電梯口,電梯門關閉后方可留步轉身
重要客戶送至公司樓下門口,客戶坐車離開方可轉身離開
會前準備:
會場布置:
桌、椅、桌牌、指示、音響、空調
燈光、 投影、電腦、插座、試臺
簽到、 引路
小型會議
面門而坐 居右而坐 自由擇座
大型會議
前排高于后排 中央高于兩側 右側 高于左側
介紹禮儀
介紹類型
自我介紹、介紹他人
注意事項
介紹的時機
介紹的主角
介紹的表達方式
(一)自我介紹
自我介紹的禮儀要求:
儀態大方,表情親切
選準機會
把握分寸
掌握基本程序
內容要準確、恰當
(二)他人介紹
他人介紹的順序——尊者優先了解情況
即先介紹位卑者,后介紹位尊者
(1)將男士介紹給女士
(2)將年輕者介紹給年長者
(3)將職位低者介紹給職位高者
(4)將客人介紹給主人
(5)將晚到者介紹給早到者
(6)將未婚者介紹給已婚者(除非未婚者年紀很大)
他人介紹的應對
被介紹者在介紹者詢問自己是否有意認識
某人時,一般不應加以拒絕或扭扭捏捏,而應
欣賞表示接受。
當介紹者走上前來,開始為被介紹者進行
介紹時,被介紹者雙方均應起身站立,面含微
笑,大大方方地目視介紹者或對方,神態莊重
專注
當介紹者介紹完畢后,被介紹者雙方應依
照合乎禮儀的順序進行握手,并且彼此問候對
方。必要時,還可作進一步的自我介紹。
案例1
某照明器材廠的業務員金先生按原計劃,手拿企業新設計的照明器材樣品,興沖沖地登上六樓,臉上的汗珠未及擦一下,便直接走進了業務部張經理的辦公室,正在處理業務的張經理被嚇了一跳。“對不起,這是我們企業設計的新產品,請您過目。”金先生說。張經理停下手中的工作,接過金先生弟過的照明器,隨口贊道“好漂亮??!”并請金先生坐下,倒上一杯茶遞給他,然后拿起照明器仔細研究起來。金先生看到張經理對新產品如此感興趣,如釋重負,便往少發上一靠,蹺起二郎腿,一邊吸煙一邊悠閑地環視著張經理的辦公室。當張經理問他電源開關為什么裝在這個位置時,金先生習慣性地用手搔了搔頭皮。雖然金先生作了較詳盡的解釋,張經理還是有點半信半疑。談到價格時,張經理強調:“這個價格比我們預算高出較多,能否再降低一些?”金先生回答:“我們經理說了,這個是最低價格,一分也不能再降了。”張經理沉默了半天沒有開口。金先生卻有點沉不住氣,不由自主地拉松領帶,眼睛盯著張經理,張經理皺了皺眉,“這種照明器的性能先進在什么地方?”金先生又搔了搔頭皮,反反復復地說:“造型新、壽命長、節電。”張經理托辭離開了辦公室,只剩下金先生一人,金先生等了一會,感到無聊,便非常隨便地抄起辦公桌上的電話,同一個朋友閑談起來。這時,門被推開,進來的卻不是張經理,而是辦公室秘書。
問題
1、請結合案例分析,金先生的生意沒有談成的禮儀缺陷有哪些?
2、在商務活動中,我們應該如何注意自己的個人禮儀問題?
案例分析
某照明器材廠的業務員金先生按原計劃,手拿企業新設計的照明器材樣品,興沖沖地登上六樓,臉上的汗珠未及擦一下,便直接走進了業務部張經理的辦公室,正在處理業務的張經理被嚇了一跳。“對不起,這是我們企業設計的新產品,請您過目。”金先生說。張經理停下手中的工作,接過金先生遞過的照明器,隨口贊道“好漂亮??!”并請金先生坐下,倒上一杯茶遞給他,然后拿起照明器仔細研究起來。金先生看到張經理對新產品如此感興趣,如釋重負,便往少發上一靠,蹺起二郎腿,一邊吸煙一邊悠閑地環視著張經理的辦公室。當張經理問他電源開關為什么裝在這個位置時,金先生習慣性地用手搔了搔頭皮。雖然金先生作了較詳盡的解釋,張經理還是有點半信半疑。談到價格時,張經理強調:“這個價格比我們預算高出較多,能否再降低一些?”金先生回答:“我們經理說了,這個是最低價格,一分也不能再降了。”張經理沉默了半天沒有開口。金先生卻有點沉不住氣,不由自主地拉松領帶,眼睛盯著張經理,張經理皺了皺眉,“這種照明器的性能先進在什么地方?”金先生又搔了搔頭皮,反反復復地說:“造型新、壽命長、節電。”張經理托辭離開了辦公室,只剩下金先生一人,金先生等了一會,感到無聊,便非常隨便地抄起辦公桌上的電話,同一個朋友閑談起來。這時,門被推開,進來的卻不是張經理,而是辦公室秘書。
三、溝通禮儀
所謂交談,一般是指兩個或
兩個以上的人所進行的對
話。它是人們彼此之間交流
思想情感、傳遞信息、進
行交際、開展工作、建立友
誼、增進了解的最為重要
的一種形式。
(一)如何與人寒暄
寒暄是表示客氣的套語,在言談中人們經常會
聽到、用到。
談話的禁忌
不東張西望
不要矜夸
不要“搶白”
不多用“我”字
不隨意打斷對方談話
不要始終使自己處在講話的位置
不要亂用手勢
不冷落他人
不涉及他人隱私
不當眾批評他人
溝通從心開始
*人們溝通中的很多問題,實際上都源于不能正確區分內容信息和關系信息。
這個例子再次證明,男人更看重信息的內容層面,而女人更關注信息的關系層面。
根據剛才的情形,增加一些敏感度
(二)小測試^^你會贊美他人嗎?
情境聯系:你陪妻子在商場逛街,妻子去試了一條裙子,轉頭問你:“你覺得這條裙子怎么樣?”你會說……
(二)如何贊美他人
贊美的頻率要適度—在一定的時間內對他人或對同
一事物、同一對象贊揚的次數
要適度,過于頻繁的贊揚不但
會降低贊揚的激勵作用,而
且會讓人產生反感的情緒。
贊美的時機要恰當—時機往往是事務的連接點和轉
化的關節點,贊美也一樣。
情境練習
(三)如何傾聽
“用十秒鐘的時間講,用十分鐘的時間聽”
傾聽的藝術:
認真耐心
專注有禮
呼應理解
有效的傾聽技能
以下是一些這方面的例子
1.A:我永遠也調動不了。
B:你有些灰心啊。(積極傾聽)
A:是的。每去一個地方,都叫我留一份
簡歷,就再沒有回信了。
B:你覺得自己被敷衍搪塞了吧?。ǚe極
傾聽)
2. A:我想回家。
B:玩得不開心吧?。ǚe極傾聽)
A:是的,如果導游不是每過五分鐘就催促一
次,也許會好些。
B:你想讓他給我們更多的時間。(積極傾聽)
A:沒錯,我想現在就告訴他好了。
體貼對方,認同對方
“我了解”
“我知道”
“這很有意思”
“這是個好主意”
“我非常理解您現在的感受”
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卡耐基曾說:一個人事業的成功,只有15%是由于他的專業技術,另外85%要靠人際關系、處事技巧。喜歡別人,又能讓別人喜歡的人,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。